[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开能环保跨界免疫细胞 或政策风险高盈利难题大
2014-07-15 08:36:07   来源:中国经营报   

跨界免疫细胞 开能环保讲故事

7月9日,开能环保(300272.SZ)再度大涨9.65%,这是继其连续5个交易日收出一字涨停后的再次大涨,累计涨幅达75.34%。而引发此次大涨的其实只是公司的一个远期投资计划。

7月2日,开能环保公告称,计划以自有资金1亿元出资设立上海原能细胞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原能公司”)建设免疫细胞存储项目,项目计划总体投资规模人民币 12亿~15 亿元,最终将免疫细胞应用到治疗肿瘤等方面。预计营业后每年平均综合毛利率约在50%,到2020年,该项目的营业收入可达到8亿元。

开能环保高调跨界进入免疫细胞存储领域,点燃了本已躁动的市场情绪,公告发布后,开能环保连续5个交易日一字涨停。

然而,国家863项目“抗原致敏的人树突状细胞” (APDC)研发10年都未能给海欣股份(600851.SH)带来收益,且还在继续“烧钱”,此番“门外汉”开能环保跨界生物医药前沿领域,胜算几何?那个被画在2020年的“大饼”能够兑现吗?

有投资者甚至对此质疑,称开能环保或在为即将到来的大股东减持造势。信达证券发布的研报也坦言该项目投资时间较长,而且风险也较大。此外,信达证券还表示,由于2015~2017年处于项目筹备和建设期,暂不对该项目进行盈利预测.

“跨界”未来时

开能环保前身为上海加枫净水设备有限公司。财报显示,2013年主营收入为3.11亿元,主营利润1.3亿元。

开能环保规划称,第一阶段,公司出资1亿元,在2014年底前,引进外部投资人,增资到2亿元,建设3万平方米的细胞储存基地,可存储1千万份细胞;第二阶段,2016年底前,增资至7亿~9亿元,建成具有国际水准的细胞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开展免疫细胞技术转化应用;第三阶段,从2017年开始,根据项目进展,增资至12亿~15亿元,开展免疫细胞的抗衰老、肿瘤治疗等临床转化应用。

实际上,开能环保近期真正要做的是关于免疫细胞储存的业务,以自有资金1亿元设立上海原能细胞科技有限公司,原能公司将致力于提供免疫细胞采集、分离、存储的服务。

业内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微博)》记者,通俗地讲,免疫细胞储存就是把自己的细胞存入”细胞储存库,将来一旦生病,可以从细胞储存库取出细胞用于治疗。自体细胞免疫治疗,是向肿瘤患者输入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免疫细胞,直接杀伤肿瘤或激发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从而达到治疗效果的生物疗法。体外操作包括细胞在体外的传代、扩增、修饰、筛选及经药物或其他能改变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处理。

医药行业研究员符浩表示,免疫细胞存储技术含量相对低,市场潜力巨大、切入较容易,应该说如果行业迅速扩容,相关治疗能够迅速形成市场,免疫细胞存储的业务也会大有可图,开能环保未来可能在免疫治疗、干细胞治疗其他领域有所作为。但其面临的风险是门槛低,竞争可能加剧,市场扩容可能低于预期。单单只是免疫细胞存储的话,门槛很低,三甲医院基本上有能力做,只是需要建设硬件。

尽管如此,7月2日和3日,来自泽熙投资、国泰君安等多家机构现场调研了开能环保。开能环保在调研中称,免疫细胞存储及应用技术已是相对成熟的技术,公司也已与国内外一线的技术团队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并正在积极协商具体的合作方案。公司也将为细胞项目引入合适的管理、营运和技术人才。

对于是否已有明确的技术合作方,开能环保对此回应记者的采访表示,原能公司未来与相关技术单位合作的信息,将随着工作进展按规定予以披露。

政策风险高

记者了解到,按照目前的《血站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申请设置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等特殊血站的,应当按照卫生部规定的条件向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初审后报卫生部。那么,原能公司提供免疫细胞采集、分离、存储的服务是否需要通过国家卫计委等有关部门的审批?

开能环保对此回应称,原能公司目前刚完成工商核名还未完成公司注册,相关资质和牌照如果需要,也有待公司完全设立完成后再获取。

国家卫计委官网指出,自体干细胞和免疫细胞治疗技术是涉及重大伦理问题,安全性、有效性尚需经规范的临床试验研究进一步验证的医疗技术。

为规范自体免疫细胞(T细胞、NK细胞)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卫生部(卫计委前身)特制定《自体免疫细胞(T细胞、NK细胞)治疗技术管理规范》(以下简称《管理规范》)。该规范为技术审核机构对医疗机构申请临床应用自体免疫细胞(T细胞、NK细胞)治疗技术进行技术审核的依据,是医疗机构及其医生开展自体免疫细胞(T细胞、NK细胞)治疗技术的最低要求。据《管理规范》规定,开展该技术的医疗机构必须是三甲医院,并具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与应用自体免疫细胞治疗技术有关的诊疗科目。

开能环保对此表示,目前原能公司正在注册过程中,今后相关业务如需专门资质,取得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原能公司名义申请获取;二是如上所述,与医疗机构合作开展业务。

盈利难题大

开能环保发布的可行性报告称,“项目预期的经济收益主要分为 2 个部分,一个是免疫细胞的存储业务,预计 2019 年可以收回投资,预计毛利率约为40%。”然而,如果原能公司业务适用于《办法》,按照该《办法》规定:国家不批准设置以营利为目的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等特殊血站。那该公司又怎么盈利呢?

开能环保对此解释称,《办法》把干细胞库纳入了管理范畴,而原能公司将要开展的业务是免疫细胞的存储。今后随着行业的发展需要法规政策的明确和完善,原能公司也会积极与法律法规相适应。

开能环保在公告中称,后期将通过技术合作、投资等方式与国际、国内的研究机构和专家开展免疫细胞治疗技术的研究与产品开发,在肿瘤治疗、肿瘤免疫、抗衰老、保健及提升免疫力等领域展开应用方面的技术转化合作。

符浩表示,免疫治疗产业链可以分为以国外巨头为首的免疫治疗药物研发、国内相对粗放的细胞免疫疗法(免疫细胞移植的抗癌、保健、美容)、上游切入的免疫治疗技术服务(目前主要是细胞存储)。考虑到国内的研发水准,看好下游通过跟仿、协研获取科技技术进步红利;上游通过先发切入和技术相对壁垒来分享行业成长果实。中游细胞治疗以及相近行业的干细胞治疗都处于一个小、散、慢的竞争业态,暂时看不到产业整顿改变的征兆,而国内上市公司通过整合进入该领域也具有一定风险。

实际上,在上游细胞存储这块,激烈的竞争已经侵蚀了企业的利润。以中源协和(600645.SH)为例,2009~2012年,公司分别采集脐带干细胞(造血干细胞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之和)18742份、26366份、24075份、24240份;到2013年,中源协和仅存储脐带干细胞18716份,同比下滑29%。2013年,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亏损525.8万元。

融资OR减持

7月2日,信达证券发布开能环保研究报告称,虽然公司的净水机项目每年能够创造几千万的现金流,但是资金总量相对于该项目的投资额比较有限,因此需要引入外部资金,后续的融资需求较大。由于2015~2017年处于项目筹备和建设期,暂不对该项目进行盈利预测。

在上述机构调研中,有投资者追问,资金安排方面,2014年底前另一个亿谁出?后续10多个亿从何而来,占股比例将如何?是否会通过增发资金再把原能公司装入上市公司开能环保?

开能环保对此回应投资者称,“2014年底前另外一个亿投资,我们正在与相关投资人协商沟通之中。我们着重考虑的投资者是:首选能进一步为细胞项目拓展业务资源的科研机构及企业单位,如医院、体检机构、健康产业企业等;其次是对业务能带来助益的PE基金。 ”

开能环保在调研公告中还表示,后续投资者的选择也是如此。后续资金进入时,将视情况及本项目估值适当溢价,占股比例尚难以确定。但开能环保后续肯定不会控股,而只是作为项目发起者和引导者。

“本项目计划总体投资规模人民币12亿~15亿元,计划分期完成。原能公司的注册资本现为1亿元,由开能环保认缴。原能公司其他进一步的资金原则上由原能公司独立筹资完成。对原能公司所需的支持,相信开能环保的能力是足够的。”开能环保在回应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11月2日,开能环保12032.6万股限售股即将解禁,占已流通股份的47.13%。其中绝大部分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瞿建国所持有。

(中国经营报)

相关热词搜索:盈利 难题 细胞 开能环保 免疫储存

上一篇:每周话题讨论:干细胞相关政策法规年底之前会出台吗?
下一篇:医药行业凸现四大投资主题 细胞治疗前景广阔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