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干细胞技术“保守派”的抗争?
2014-12-03 13:05:52   来源:中国科学报   

干细胞技术“保守派”的抗争?
中国科学报/纪慧娇
导读
著名血液病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教授钱林生表示,在小儿血液病领域,自体脐带血储存作为一种治疗方法虽然可用,但临床上应用并不广泛,“有夸大宣传之嫌,利用率可能不到十万分之一”。为什么在大家心目中“万能”的脐带血利用率如此之低?


在各种网络终端占据人们信息获取渠道的今天,海量资讯在我们身边、耳畔爆炸,越来越多的人对“干细胞”这个词不再陌生。只不过印象里,人们谈及这个“高科技新事物”更多的似乎是围绕它的是是非非。毕竟,八卦新闻永远比科学研究更有卖点。

笔者通过走访观察,发现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在医院宣传脐带血储存的工作人员,往往把非议胎盘干细胞技术当作附赠给储户们的一道“开胃小菜”。惯用的说辞有如“胎盘干细胞成分复杂无法分离”,“胎盘干细胞储存是违法的”等等。乍看上去,俨然一副维护行业规范的“道德楷模”。

更有甚者,前不久,在某知名电视媒体采访中,浙江省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的“专家”居然无视国内外十余年的研究与技术成果,公然宣称“胎盘中没有干细胞”。如此贻笑大方之言论,着实在医学界与生物学界“轰动”了一把。

脐带血应用技术短板不容忽视

著名血液病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教授钱林生表示,在小儿血液病领域,自体脐带血储存作为一种治疗方法虽然可用,但临床上应用并不广泛,“有夸大宣传之嫌,利用率可能不到十万分之一”。

为什么在大家心目中“万能”的脐带血利用率如此之低?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首先,脐带血中干细胞种类与数量有限。脐带血中储存的是“造血干细胞”一种干细胞,应用范围窄,仅主要适用于恶性血液病的治疗。另一方面,就造血干细胞的应用来说,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数量不足,仅能满足30公斤体重小儿使用,因此脐带血不是最佳的来源选择。

胎盘组织作为胎儿的孕育处所和造血器官, 其结构复杂,包括胎盘羊膜、绒毛膜、底蜕膜以及脐带。其中脐带组织中含有另外一种干细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目前已广泛用于临床;胎盘绒毛膜组织中含有十倍于脐带血的造血干细胞,同时还含有间充质干细胞、亚全能干细胞;胎盘底蜕膜组织富含母源间充质干细胞,上述干细胞都可以储存和用于临床治疗。

此外,对免疫相关表面标记物的对比显示,胎盘组织中免疫成分较少,比脐血更利于造血细胞移植。对SDF-1、趋化因子受体等特征性蛋白的检测也提示,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的归巢能力比胎盘造血干细胞要弱。

随着胎盘干细胞等新技术的出现,脐带血应用的技术短板不断凸显。面临技术革新的浪潮,脐带血地位正在弱化甚至有被淘汰的危机。

夸大宣传救不了脐带血

现如今,卖房的都说自己卖的是“豪宅府邸”,美容院的都说自己可以“逆龄回春”,夸张宣传在市场上已司空见惯。不过,心照不宣的渲染和对事实的掩盖,叩问的却是对待消费者和患者的底线。

笔者偶然间获悉,深圳一家储存脐带血的公司告诉储户,他们已经掌握了体外扩增造血干细胞的技术,储存脐带血再也不用担心细胞不够用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如果这一技术真的在临床上实现,那么其发明者应该已经一只手碰到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了。

2013年,威尔康奈尔医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的确在《血液》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研究人员构建出一种人工修饰过的HOXB4蛋白,通过将其转运至造血干细胞中,实现了HOXB4半衰期为十个小时的细胞增殖状态。然而要保持造血干细胞增殖能力,研究人员需要每十个小时就向细胞中转运一批这种人工修饰的蛋白。然而,这仅是在理论上实现了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的扩增,距离安全规范的大规模产业化应用还非常遥远。

反观胎盘干细胞技术的发展,却是一番欣欣向荣景象。国际上的研究已历时十余年,权威杂志刊物也已发表了数百篇学术论文。在中国,国家专利局已批准多项胎盘干细胞技术相关的发明专利,涵盖了胎盘亚全能干细胞、胎盘造血干细胞、胎盘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产品制备等领域。胎盘干细胞技术作为我国首创、国际领先的成熟产业化干细胞技术已是不争的事实。

扭曲解读国家政策,误导群众消费

实际上,中国在干细胞储存技术领域的发展一直和世界保持同步,在近十余年间走在了世界前列。我国近几年在干细胞领域的学术论文发表总数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对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论文以及登记临床试验项目数则位居世界第一。

在医疗服务和市场方面,国家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韩忠朝在我国首次创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库和胎盘干细胞库,不仅实现了科学研究层面的世界领先,也实现了技术产业化上的世界领先。

但是在胎盘干细胞保存业务的市场化领域,我国并未以立法的形式约束其发展。在干细胞应用的政策层面上,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在2013年5月出台过3个针对干细胞临床应用相关管理办法的征求意见稿,除此之外并不存在更多行政禁令。一直以来,卫计委(原卫生部)将脐带血纳入血液制品的管理范围,未将其作为干细胞技术产品(干细胞药物或制剂)对待,也未对其在干细胞技术应用范围给出任何意见。

卫计委曾批准8家公共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并明确指明不能进行商业行为。对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和胎盘干细胞技术及其干细胞库的建设,科技部、卫计委等相关部门一直在以科研支持、基金扶持等方式助力其发展。解放军总后卫生部更是批准了几个临床试验和几个试点医院。随着我国法制化建设的不断完善,以及市场的发展与行业的不断摸索,干细胞应用行政许可的放开与法律规范的出台指日可待。

但在脐带血业务员的口中,“胎盘干细胞是违法的!”这一句简单粗暴的定论,阻拦着人们对新技术的关注和认可。民法领域“法无禁止则可行”的基本精神也完全被无视了。

相关热词搜索:保守派 干细胞 技术

上一篇:中信建投证券:干细胞产业链观察:存储最成熟,临床治疗尚需政策解锁(附调研详细内容)
下一篇:干细胞技术市场频现无序乱象

分享到: 收藏